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检察文化 | 我心向党·海的尽头是草原
时间:2024-02-14  作者:刘佳琪  新闻来源:第二检察部  【字号: | |

开栏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进一步加强检察人员精神文明建设,扎兰检察自2月5日起,推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征文专栏,以检察人员视角讲述新时代10年法治故事,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推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第二检察部 刘佳琪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中国正遭遇为期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孤儿院里聚集了大量孤儿,这些孩子普遍营养不良,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当时负责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便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寻求帮助,想请他帮忙支援些奶粉。乌兰夫连声答应,但他想,送奶粉能解决孩子多长时间的问题呢?他提议把孤儿接到内蒙古自治区来,由当地的牧民收养。就这样,1960年,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大力支持下,来自上海、常州等地的3000多名孤儿,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内蒙古。“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乌兰夫的指示简明果断。接到指示后,凡有接待孩子任务的盟、旗,立即成立保育院,在孩子到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孤儿们抵达内蒙古后,大量的群众积极响应,自告奋勇充当志愿者,主动帮忙和照顾孤儿。志愿者为孤儿们准备了温暖的床铺、干净的衣服和美味的食物。政府还专门为孤儿们开办了学校,让他们能够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如今的内蒙古大地,在牧野乡村、在毡包院落,人们正在为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着,奋斗着。扎兰屯市人民检察院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初心不改,同样关注着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员”,在鄂伦春民族乡学校,干警讲授法律知识课之余,与同学们共同制作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烙刻画、桦树皮画,感受民族传统与创意融合的文化特色,绽放民族特色之花,于2022年荣获“呼伦贝尔市民族团结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以检察工作赋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局面。作为一名身处其中的检察人,我们更要以检察能动履职呵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以先辈们为榜样,牢记责任与使命,扎实践行检察为民理念,忠诚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检心向党。

天高地阔,说的不仅仅是草原的风景,更是草原人的胸怀。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内蒙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以大爱无疆的博大胸怀接纳了孩子们;如今,这些“国家的孩子”已经深深融入了自己生长的草原,与草原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休戚与共。三千孤儿入内蒙,不分民族写大爱,立体化展示了内蒙古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论面临多少困难和挑战,都丝毫不能动摇各族人民对党的热爱和忠诚,始终坚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历史坚定!

牧马扬鞭,任凭风吹雨打,勒勒车轮滚滚,装满蒙古高原的美丽风情,走在芳草如茵的天堂草原,留下厚重岁月的长长辙印。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更应当坚定心中信仰,增强脚下力量,当以清醒透彻的理论知识、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为笔,将初心使命转化为推动时代前进的生动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基固本,为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挥洒最美的青春华章


 
本院概况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工作报告 法律文书公开
通知通告   更多
·关于依法严厉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通告
·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对扎兰屯市看守所开展常规巡回...
·扎兰屯市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疫情期间相关工...
服务   更多
法律法规
指导性案例
互动平台   更多
扎兰检察微博
扎兰检察微博
扎兰检察微信
扎兰检察微信
扎兰检察头条
扎兰检察头条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78302000111号